北京:最初的愿望
2015-05-27 23:03:57
我在高中畢業的暑假,我的友人給我電話,約我一起去北京。19歲的時候覺得外面的世界無比神奇,更不要說大名鼎鼎的首都。我們很開心地在電話里討論這個大膽的想法,然后我就興沖沖地去征求父母的意見,結果他們給我潑了一大盆冷水,不同意。理由是我們太小,什么都不懂。那個時候我們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第一次去縣城還是騎了大半天的舊自行車,父母不放心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我們就都很掃興,覺得漫長的3個月的暑假無法去實現這么有趣的一個想法好可惜。現在想想,當時雖然比較沖動,不過未必不可以。嗯,我是這樣想的。
一起去北京的這個愿望持續了很多年,持續到我的朋友高中補習,持續到我們都上了大學。現在,更是不可能實現了。
在去年的秋天,我在內蒙古的海拉爾,我查著回去的機票,好吧,都好貴。然后一張特價票進入我的眼簾,海拉爾-北京。不知道為什么我忽然想到《無間道2》里劇終時陳冠希遇到MARY時的那種天真的笑容,我訂了機票,可惜是一個人了。
這離我們最初的愿望已經過去了10年了。
飛機降落在首都的時候,我想給我的朋友發短信說我到北京了。可是我看到外面的燈在一片霧里面一樣。
看來,我是來錯了時候了。
凌晨2點多我在北京的街頭尋找旅館, 剛剛在滿洲里還住著45元一個晚上單人間的我表示對北京的住宿費非常不習慣,所以找的格外久,最后在一家酒店前臺那邊砍價120一個晚上,好吧,第二天我就去了國際青年旅舍。跟我一起住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來自上海到北京學習音樂的年輕人,每天背著一把吉他去參加培訓,他說他已經在這里住了一個月,工作早已辭掉。問他辭職猶豫么,他說總是想著想做喜歡的事情。這就是青旅的好處,能夠遇到有共同語言的人。